当前位置: 去除器 >> 去除器优势 >> 除了碰撞测试,安全性高的车辆离不开这个条
来源:懂车(id:idongche),懂车更懂你!
作者:懂哥;转载请带以上信息视为自动授权
年,汽车圈最大的热点当属汽车安全!
一辆新车,一次碰撞,一份报告,决定一辆车的安全性。简单,粗暴,却并不一定有效!
如果可以如此简单,每一款车做成坦克一样结实岂不是更直接?而事实并非如此,汽车作为代步工具,除了追求安全性,还有经济性,舒适性等考量,不断追求的轻量化、提高高强度钢比例、加入了各种主被动的安全配置,就是让汽车可以更兼容各方诉求的存在。
//汽车安全的目的是什么?//每一次汽车安全的提升,都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发展。
汽车诞生之初,四个轮子加个沙发,并没有所谓的安全配置,因为车少,速度慢,汽车更像一个展览品,走在路上会引来无数路人的围观;随着福特T型车与大众甲壳虫的出现,汽车开始普及,加上汽车赛事的发展,车辆的性能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高转、多缸发动机层出不穷,速度也越来越快,每年因为汽车引发的事故也越来越多,汽车安全问题被提上日程。
如何让汽车更安全,车企纷纷开始思考,最初的做法是从飞机往汽车上转移,诸如安全带的引入。
年福特首次在车辆上装上了安全带,同年,沃尔沃将飞机上的三点式安全带引入到汽车上,成为安全带应用于汽车上的起点,时至今日,一条简单的安全带也经历了几代的变革,从最初的束缚型两点式安全带到三点式安全带,再到装有预张紧器和限力器功能的加入,再到当下豪华车上才配备的气囊型安全带等。
为了确保在极端条件下对司乘人员的保护,安全气囊诞生了,为了让车辆行驶汽车更为安全,有了雷达系统,在被动安全配置上,车企不遗余力。
因为,每一次被动安全配置提升都是建立在大量的事故基础上。
将汽车武装到牙齿也仅仅做到了在碰撞事故中对车内乘员的最小伤害,减少伤亡。
而这并不够!
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科技的引入,让汽车安全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让汽车变得智能,变得聪明起来。
比起被动的保护,主动出击不失为一种更好的方式!如果让汽车对各种危险能够做出主动防御,将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
比如说疲劳驾驶提醒会提醒车主及时休息;主动刹车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帮助驾驶员提前减速;为了避免车道偏离了有LWD车道保持系统;为了解决后视镜盲区问题,诞生了盲区监测系统,流媒体后视镜;为了在城市和高速上解放双脚,从最初的定速巡航系统升级为可实现自动跟车的ACC自适应巡航系统以及逐渐普及的L2、L3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
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终究有一天,L5级完全自动驾驶的到来,汽车也将全面交由电子系统控制,此时的出行模式,安全是可控的存在,也是公认最完美的状态,因为电子系统并不会像人一样受情绪的影响,更为精确,更加的可靠!
汽车安全的目的也随着科技发生了转变,一个从被动向主动转变的过程正在发生,而我们正好处在这个变革的节点上。
//主动预防远比被动防护有效//主动防御在被动保护前面筑起了一道高墙,避免诸多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比如说疲劳驾驶,分神等,即使在极端条件下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是同样可以有效的减缓事故中的伤亡情况。
在过去的5年中,汽车主动安全被大量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从实际的事故数据来看,汽车主动安全配置的发展有效的减少了事故中伤亡情况以及财产的损失。
5年的时间,每年汽车保有量以万辆的速度在增长,在汽车事故造成的伤亡与财产损失上,并没有呈现出与汽车保有量正比例增长的状态,年死亡人数比年减少例,年是主动刹车系统,车道保持系统等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初步得到应用的一年。
同样的,在年事故发生数达到低谷,这一年正好是ESP车身稳定系统在国内大量普及的一年,每一次主动安全配置的提升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而这个效果是被动安全所无法做到的。
时间再次倒推十年,此前的车辆仅仅配备了简单的安全带,前排安全气囊,从年到年的十年间,每年的伤亡情况全靠法规政策作为引导,事故伤亡人数高居全球首位,甚至比近几年死亡人数还要高。
车辆保有量差了数倍,伤亡情况的转变一方面是政策的驱动,另一方面则是车辆本身安全性的提升,主被动配置的相互结合让车辆变得更为安全。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安全之道//被动安全配置是事故发生时的最后一道防线,车辆的碰撞成绩决定了我们在极端情况下的伤亡情况,而随着越来越多主动安全配置加持下,是否还会有这样极端的事故发生呢?
我觉得并不会!很多配备了主动刹车功能的车辆已经实现了在60Km/h的时速下从监测到前方物体完全刹停避免发生碰撞的实际例子,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提升,Km/h,甚至Km/h都不是难题。
退而求其次,即使无法完全刹停发生碰撞,速度相信也会得到大幅的降低,大大的减轻伤亡情况。这才是安全的初衷。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才是解决汽车安全问题的根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