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去除器 >> 去除器发展 >> 贝壳细细磨嵌成明瓦窗广州日报
余荫山房里的蠡壳窗。(陈志强/FOTOE)
东莞可园里的雕花木窗,蠡壳镶嵌得很精致。(黎明/FOTOE)
半透明的明瓦,是古代重要的建筑材料。(左冬辰/FOTOE)
什么,古代工匠有本事把贝壳镶嵌到窗户上?这么高难度的事怎么做得到呢?为什么把贝壳镶嵌的窗户叫做明瓦窗呢?它们跟现在的玻璃窗有什么区别?我们现在可以在哪里看到这样的木格花窗呢?看了这个标题,你的脑海里会不会出现一连串的问题?别急,且听我一一道来。
采写/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
居不易
桐油纸糊窗勉强遮风雨
在玻璃于清代末期逐渐普及以前,古人用什么来糊窗户呢?对这个问题,你肯定想都不会想,就脱口而出:用纸呗,古装剧里不是常有刺客用舌头舔破窗户纸,往里偷窥甚至吹毒气的镜头吗?
进口玻璃窗让人打冷颤
嘿,这个答案只对了一半。要知道,纸是汉代才发明的,直到唐代,还贵得很,而根据考古学家发掘出来的汉代明器,汉代年间的广州民居早就有了窗户,在唐代以前的漫长岁月里,平民百姓哪有钱买窗户纸?其实,据学界的研究,唐代以前普通住家的窗户,构造还是很简单的,墙上开一个方形大洞,竖几根木条子,外面装一个可以开合的木板,白天打开,晚上关上,就一点光线都没了,空气流通也是大问题。不过,平民百姓过日子也没那么多讲究,夏天闷得受不了的时候,在窗口挂块草席或者破布,木板就不用关了。反正穷门小户,家里也没啥可偷的,贼都懒得惦记。
有钱人家就不同了,镶云母(一种稀有的半透明矿物)、糊绮纱(丝织物)不是啥稀奇事,装得起玻璃窗的,那才真的是豪门,不过用得起的,不是皇帝,最起码也是王公贵族这个级别了。唐代有个名叫王棨的诗人,还专门写了一篇《玻璃窗赋》,说玻璃“洞彻而光凝秋水”,凡是看到的人,禁不住都要寒毛倒竖,打两个冷颤。不过,这比玉璧还要可爱的“珍宝”从海外进口而来,价值连城。他劝诫君王不要这样穷奢极侈,以免有亡国之忧。一扇玻璃窗,居然会带来亡国的风险,还真有点挑战我们的想象力。
纸张涂桐油有防水功效
宋代以后,造纸工艺日趋进步,我们在古装剧里见惯了的窗户纸开始登场了。不过,普通的纸,风雨一打就破。虽说古代民居都有宽大屋檐,窗户又不大,但随随便便拿纸往窗上一糊,还是不保险。聪明的民间工匠就发明了桐油纸,简单地说,就是在纸上涂上厚厚一层桐油,就有了防水功能,刮风下雨也不怕了。古人用的油纸伞,也是同样的原理。
随着工艺的进步,直通通竖几根木条的窗户越来越少见,带有各种图案的木格花窗越来越多。这些图案大多寄托着“吉祥如意”“花开富贵”的愿望,光菱形的就有几十种,我才疏学浅,根本没法讲完整。再说,就算我说得全,恐怕你也会听得烦呢。
有创意
贝壳嵌窗棂夜半月朦胧
用油纸糊窗户,可以遮风挡雨,又不至于关上窗户后,就一点光线都没有,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可是,一来油纸毕竟不牢固,风雨大一点,或用得久一点,难免会损坏,经常更换,也是麻烦事,还费钱;二来窗户一关,就关住了外面的风景,月色星光一律看不见,别说是对讲究审美的读书人,就是对普通百姓,也是个遗憾。
吃完贝壳肉壳也不浪费
我们可不能觉得普通劳动者就没有审美能力了,古往今来多少了不起的诗歌巨著,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写成的呢。普普通通的劳动者需要点点滴滴的美好,也不自觉地追求这种美好,这是大量民间工艺得以形成的动因。具体到对窗户的美化这个问题上,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古代广州城里的百姓,从大海得到的礼物,可不只“吃”那么简单,吃完还能接着用。拿他们生活里须臾不离的海贝类生物来说吧,它们的肉可以用来烧烤“撸串”,吃完后壳也不能丢,可以用来砌墙,话说现在许多岭南古建筑的蚝墙,都是珍贵的遗存。
此外,贝壳还有一大用处,打磨后,可以用来镶嵌窗户。现在我们去游览可园或余荫山房那样的名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窗户,它们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叫做“蠡壳窗”,又因为被打磨后呈半透明的状态,所以又叫“明瓦窗”。
清代诗人黄景仁曾写过一首诗,里边有“鱼鳞云断天凝黛,蠡壳窗稀月逗梭”的句子,从以贝壳镶嵌的窗内往外看,天上的月亮与云彩,都被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虽看不真切,倒也别有风韵,所以,除了“明瓦窗”之外,“蠡壳窗”还有一个别名,叫做“丽壳窗”,这当然是就它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而言的啦。
工艺很复杂花窗添诗意
将一个个贝壳制成可以镶嵌在窗户上的明瓦,可是个费时费力的技术活,特别考验工匠的耐力。选好优质的蠡壳(也就是贝壳),先得放上一年,以去除异味;接着用清水浸泡并反复刷洗,然后要根据木格花窗的样式来切边,花窗的样式越繁复,切边就越麻烦;接着工匠用小刀把过厚的蠡壳一片片劈薄,劈完后再打磨抛光。经过这一道道复杂工艺处理的蠡壳,才有了被镶嵌到花窗上的资格。
镶嵌、安装就绪的蠡壳窗,保留着贝壳的光泽与纹路,既能透光,又给人提供了观赏窗外风景的“滤镜”,还可以防止窗外有人偷窥,遮风挡雨的效果也不错。
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宋年间,蠡壳窗已在岭南出现,到明清年间更是流行,与纸窗并驾齐驱,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诗意与色彩。
清代末年,玻璃开始在民间普及,在唐代会带来亡国风险的奢靡之物,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蠡壳窗迅速从人们的生活里消失。现在,我们只能在陈家祠、可园、余荫山房等地方,才能看到它们的美丽风姿了。一点点学会欣赏它们的美丽,努力把这份美丽保留下来,传承下去,也可以表达我们对创造出这一美好事物的先辈的敬意呢。
本栏目由广州日报独家与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联合推出,逢周四刊出,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