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去除器 >> 去除器发展 >> 蓝晓科技专题研究报告树脂分离龙头乘势而上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创证券,张文龙)
一、公司简介:本土市场领军企业,营收、利润高速增长
蓝晓科技成立于年4月5日,主营生产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系统应用装置,现有吸附树脂产能4万吨/年,系统装置余套,是一家“材料、设备、技术”综合服务供应商。公司的吸附分离材料共有30多个系列多个品种,可用于湿法冶金、生物医药、食品与植物提取、节能环保、化工与工业催化、超纯水和水处理领域。
蓝晓科技实际控制人是寇晓康,持股25.02%。公司旗下设9家子公司,业务覆盖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包括美洲、欧洲和东南亚等区域。年新设香港子公司,年完成比利时Lonex和爱尔兰Puritech多路阀技术公司收购,与上市公司阀阵式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形成优势互补;年,高陵、蒲城和鹤壁新材料基地逐步投产,应用领域从生物制药、植物提取、金属提取、节能环保、化工等拓展至超纯水、甜味剂和色谱等领域,成为行业内产线品类最全的公司,成为树脂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后回收资源再利用的全产业链服务商;年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设计产能合计达到4万吨/年,突破公司产能制约瓶颈。
业绩表现方面,除年外,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年主要是受疫情及盐湖提锂项目影响,盐湖提锂项目在、、及H1确认收入分别为1/3.85/1.95/0.94亿元,若剔除盐湖提锂项目影响,年实现18%正向增长,且H1实现营收4.6亿元,增速达38%,创历史新高。
营收结构方面,H1,离子交换吸附树脂营收占据73%比例,系统装置营收占比25.19%,相较年占比提升24.7%,技术服务和其他业务占比仅不到3%;公司整体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H1相较年毛利率提升11pct至47%,净利率提升4pct至27%,净利率波动主要是受财务费用率影响。主营产品毛利率均在40%以上,吸附材料毛利率稳定上升,从年36%上升至上半年45%,系统装置毛利率较年大幅提升31pct至52%。
毛利率得到稳定提升,一方面得益于成本控制良好,另一方面得益于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成本端,吸附树脂的单吨成本逐步下降,-年降幅为6%,年降至1.57万元/吨;系统装置单套营收和单套成本在年开始有大幅提升,-年涨幅分别为%、%,系统装置公司根据客户工况条件定制设计,依据项目价值和技术难度定价,不同项目之间定价差异较大,连续离子交换设备属于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且国内市场无同类产品,下游企业具有较高需求,因此蓝晓科技享有较高定价权,保持系统装置较高毛利率水平。
产品结构方面,H1数据显示,金属资源、生物医药及水处理与超纯化的占比最高,金属资源和生物医药为蓝晓科技创新领域,招股书显示,毛利率均在35%以上。水处理与超纯化领域,公司进入高端饮用水和超纯水领域后,板块营收和毛利率得到大幅提升,高端饮用水领域毛利率可到40%-60%,超纯水毛利率达50%-55%。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的提升显著优化整体营收和毛利结构,公司盈利能力增强。
晓科技产品定位于高端市场,高技术含量和合理的营收结构使得单吨售价显著高于同行业水平。从树脂销售单价来看,蓝晓科技单吨吸附分离树脂售价高于浙江争光1.3-1.7万元,对比蓝晓科技和争光股份营收、毛利率结构,蓝晓科技多布局在技术含量更高的湿法冶金、生物医药、高端饮用水、超纯水领域,营收占比合计66%;而争光股份主要布局在食品及饮用水、工业水处理等竞争较为激烈的传统领域,毛利率高达45%以上的电子、核工业及生物医药领域,营收之和仅占10%。
二、吸附分离树脂:应用领域广泛,高端产品进口替代空间较大
吸附分离材料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一种,通俗来讲,即从混合物中分离提取出目标物质,进行下一步深加工,起到选择性吸附、分离和纯化的作用,可应用于湿法冶金、生物医药、环保、食品及饮用水、工业水处理、核工业和电子等领域。
吸附分离材料按照形态和孔结构,可以分为球形、纤维形和无定形三种,人工合成高分子树脂通常为球形。孔结构是限制吸附选择性的关键因素,高分子吸附树脂的孔结构包括微孔(凝胶型)、中孔(良溶剂致孔)、大孔(非良溶剂致孔)、特大孔(高分子致孔剂致孔)、均孔(又称大网树脂,由后交联技术制备)。
年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产量和需求量分别为30.44、21.56万吨,-年CAGR分别达到5.8%、6.2%。进出口方面,每年进口量稳定在1-2万吨之间,出口量呈现上升趋势,年复合增速为6.2%,远高于进口量,年出口量为进口量的7倍,但出口价格却远低于进口价格,仅为进口价格的1/5,因为国产树脂主要用于低端市场,附加值较低,高端产品仍依赖于进口。
全球行业集中度较高,第一梯队企业占据46%市场份额;中国市场规模较大,产能占比47%,但本土企业小而散,外资企业占据主导。争光股份招股书数据显示,全球吸附分离材料市场规模为15亿美元,预计需求增速为3-5%。其中第一梯队企业美国陶氏化学、德国朗盛、英国漂莱特、日本三菱化学、住友化学产能占比为46%。中国企业产能在全球占比47%,境外企业产能占比53%,国内企业整体发展与国际厂商尚有差距,蓝晓科技依靠先进自主知识产权脱颖而出,垄断国内高端市场,对标国际龙头企业。
三、金属资源提取板块:以盐湖提锂为龙头,多领域、全球化布局
(一)板块概况:一体化服务模式快速复制,海内外市场逐步扩张
蓝晓科技专用吸附剂可用于提取金属资源包括钴、镍、钪、铜、锑、铋、硼、等,该板块年实现营收0.92亿元(+26.8%),占比16%;H1实现营收0.67亿元(+40%),占比17%。
涉锂产业链是公司金属资源板块龙头定位业务,蓝晓科技自主研发吸附+膜法提锂工艺,客户为国内外盐湖提锂企业,公司以国内企业为主,积极拓展国外客户。盐湖提锂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1)建造款:技术服务、材料和装置费用;(2)运营费用:产线运营维护和管理费用,每年补充约10-30%树脂;(3)运营分成:销售利润分成,与锂价格挂钩。不同的项目合作内容不同,蓝晓科技同时承担耗材和设备供应商、盐湖提锂方案解决商和维护商的角色。
国内业务方面,截至Q1,蓝晓科技三大项目藏格1万吨吸附单元、锦泰3千吨整线运营、五矿1千吨均已投产运行,合同金额分别为5.78/4.68/0.23亿元。H1,公司又新增盐湖股份“盐湖沉锂母液高效分离”中试,比亚迪吨碳酸锂中试和配套除硼中试,五矿项目00吨/年ED浓水深度除镁成套装置等规模化工业项目。国外业务方面,蓝晓科技研发出锂钠分离吸附剂,开拓海外市场,客户包括SQM(智利)、Ansson(美国)、Vulkan(欧洲)等。年、Q1,提锂领域海外业务实现营收/88万元,毛利率高达60%/60.2%,年在该板块的营收占比为7.4%。
蓝晓科技盐湖提锂合作客户开采的盐湖主要集中在青海地区,涉及察尔汗盐湖、巴伦马海盐湖和一里坪盐湖,以碳酸锂计,现有储量分别为.47、.84和.39万吨,合计占据青海省总储量的75%左右。客户涉及藏格锂业(藏格控股子公司)、锦泰锂业(锦泰钾肥子公司,赣锋锂业全资子公司青海良承拟增资参股15.48%股权)、五矿盐湖(中国五矿子公司)、盐湖股份和中蓝长华设计院(比亚迪),国内其余主要盐湖提锂公司还包括东台锂资源、中信国安、恒信融、大华化工、西藏矿业和西藏城投共计11个,根据百川数据,以上企业合计碳酸锂投产产能为11.8万吨碳酸锂、1万吨氯化锂、吨氢氧化锂,蓝晓科技5位客户碳酸锂投产产能合计6万吨,占比51%。
藏格锂业规划产能2万吨/年,一期项目1万吨已于年12月投产并在年实现销售,采用吸附法,10条产线和吸附剂采购自蓝晓科技,合同金额5.78亿元。二期项目尚未规划建设。
锦泰锂业提锂项目分为两期,一期产能为吨/年碳酸锂,采用萃取法,于年投产;二期项目产能为吨,分吨、吨两次建设,均采用蓝晓科技吸附+膜法工艺,合同金额分别为4.68、6.24亿元,目前吨历时3年已经投产,吨产线已经启动建设。锦泰锂业是锦泰钾肥的全资子公司,蓝晓科技于年9月17日签订增资协议,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认购锦泰钾肥4.%股权(对应持有锦泰钾肥万元注册资本)。
五矿盐湖具有1万吨/年碳酸锂产能,于年投产,采用的工艺是将中科院盐湖所的“梯度耦合膜分离技术”和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多级锂离子浓缩高镁锂比卤水提锂技术”相结合。公司于年9月进行产线改造,从蓝晓科技采购0吨碳酸锂吸附剂及吸附分离成套装置,包括整体工艺设计、吸附剂、配套装置以及安装调试,合同金额0.23亿元。年上半年又与蓝晓科技签订1万吨/年ED浓水深度除镁成套装置等规模化工业项目,年10月中标“五矿盐湖有限公司1万吨/年碳酸锂工艺提升改扩建技改一期项目(单套吸附装置)EPC总承包”项目。
盐湖股份现有1万吨工业级碳酸锂和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采用吸附法,引入俄罗斯吸附剂;现与蓝晓科技合作开展“盐湖沉锂母液高效分离中试实验研究项目”等新技术型中试项目;现有规划3万吨碳酸锂产能,由盐湖股份和比亚迪合资成立的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尚未开建。中蓝长华设计院(比亚迪)于H1与蓝晓科技签订吨碳酸锂中试和配套除硼中试生产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盐湖提锂领域:新型工艺+装置构筑壁垒,新能源驱动锂资源量价齐升
1、简介
盐湖是指含盐度w(NaCleq)3.5%(大于海水平均盐度)的湖泊,其中沉积的盐类矿物约为种,包括锂、镁、钾、硼、溴、硝石、石膏、石盐和碱等等,盐湖提锂即从盐湖中提取除锂资源,应用于新能源、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全球锂资源探明储量按照矿床类型划分为卤水型、硬岩型、沉积型,储量占比分别为64%/29%/7%,对应主要提锂技术分别为盐湖卤水提锂、硬岩提锂(锂辉石提锂和锂云母提锂)、粘土提锂,目前沉积岩型粘土锂矿尚未得到商业开采。
硬岩提锂包括锂辉石提锂、锂云母提锂、铁锂云母提锂、透锂长石提锂和磷锂铝石提锂,目前实现商业化的是锂辉石和锂云母提锂。硬岩提锂技术已经成熟,主要原料为锂辉石精矿,锂含量较高,易制备出高纯度锂产品。但是由于锂精矿在酸浸之前需要高温预处理,冶炼难度较大,生产过程中有较高能耗,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成本端,硬岩提锂包括采矿和冶炼两个环节成本,成本相对较高,一般只在7-9k$/t。
全球有64%的锂资源存在于卤水锂中,且卤水提锂成本低于矿石提锂,但卤水资源多分布于海拔较高、干旱多风的封闭盆地地区,开采条件较差,盐湖品味参差不齐,盐田晒卤所需投资较大周期较长,生产周期一般需要18-24个月,且易受天气变化影响,因此虽然卤水锂探明储量远高于硬岩锂,但产量却相当,卤水锂生产规模有限,扩张速度较慢。未来提锂技术突破将成为卤水提锂放量的关键因素。
2、市场规模和格局
(1)供需现状:全球锂资源过剩,中国存在较大供需缺口
根据USGS数据,年全球锂资源量储量为2万吨(金属锂当量),产量为8.2万吨。年及之前基本处于供需平衡状态,-年新建锂资源增加,需求涨幅不及供给端涨幅,年约有3万吨过剩产量。
中国锂资源储量和资源量均位居世界前列,USGS预测年数据分别为万吨、万吨,但是产量短缺,根据百川数据,年碳酸锂有4万吨供需缺口,相较于年缺口翻倍。年中国卤水锂潜在资源量占比91.3%,卤水锂存在巨大的开采空间,但是因提取效率不高,我国锂资源产量仍然是以岩石锂为主,根据公司公告,中国锂盐生产超过60%的锂原料需要进口,依赖于进口锂辉石加工,因此盐湖提锂技术突破成为未来市场增长的关键。从成本上看,硬岩锂的生产成本在4.5-8万元/吨之间,盐湖提锂生产成本在1.5-6万元/吨,显著低于硬岩锂,随着盐湖提锂技术逐渐成熟,盐湖卤水锂将成为未来锂资源开采的重要补充。
盐湖高镁锂比、开采条件和提锂技术是国内盐湖提锂的三大制约因素。中国盐湖卤水锂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青海和西藏地区。青海相较于西藏地区,开采的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盐湖提锂发展较快,但镁锂比更高,在20:1-1:1之间;开采地区主要分布在一里坪盐湖、西台吉乃尔盐湖、东台吉乃尔盐湖、察尔汗盐湖的察尔汗矿区、别勒滩矿区和大柴旦湖,高镁锂比造成提纯难度较大。西藏地区盐湖锂资源更为丰富,资源禀赋更优,提锂成本相对更低,扎布耶盐湖是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锂盐湖,镁锂比仅为0.01:1,但西藏地区地质开采条件恶劣,工业发展薄弱,开采量却不如青海省,技术突破成为重要因素。
(2)供需预测:政策驱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力拉动锂资源需求提升
在全球减排、能源结构优化背景下,各国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提升,锂资源供需缺口将拉大。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万辆,预测到、年将分别达到和万辆,10年销量翻近7倍,年复合增速达22%。根据中汽协数据,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万辆,预测到、、年将达到、1和0万辆,15年销量翻10倍,年复合增速为17%。
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将带动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用量,进而带动锂资源需求成倍增长。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杨俊峰《“十四五”中国锂动力电池产业关键资源供需分析》,按照平均每千瓦时动力电池锂资源用量按0.kg计算,年中国锂动力电池所需碳酸锂7.8万吨,预计年提升至20.9万吨;年全球锂动力电池所需碳酸锂18.9万吨,预计年提升至65万吨。
锂动力电池是锂资源需求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未来锂资源将呈现供需偏紧格局。国际能源署预测,年在当前政策背景下锂资源需求量将达到万吨,乐观估计需求量将达到万吨,将形成45-万吨供需缺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测,、和年中国锂资源消费量将达到40、80、万吨,年复合增速达到18%。
3、技术壁垒
在盐湖提锂工艺中,吸附法最具竞争力,收率高且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吸附法的难点和关键点在于吸附剂的性能,要考虑经济性、吸附容量及使用周期等问题。目前掌握该技术并能够成功制备出电池级碳酸锂的国内企业仅为蓝晓科技;蓝科锂业的吸附技术是引自俄罗斯,一期项目只能制备出工业级碳酸锂,经过改良,二期项目制备出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目前蓝科锂业母公司盐湖股份在与蓝晓科技合作,进行碳酸锂提取中试项目;贤丰控股子公司深圳新能源原先吸附技术同样引自俄罗斯,但公司长期亏损,年已解散清算;久吾高科为膜分离技术,现已研发出吸附+膜法工艺,但尚处于中试阶段,未实现产业化。
蓝晓科技研发并中试原卤提锂工艺,是吸附法盐湖提锂技术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盐湖提锂采用的是老卤提锂方法,首先从盐田摊晒析出钠、钾,通过自然蒸发浓缩、冻硝等,将镁、钾、钠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去除后形成老卤,其次由车间进行镁、锂分离,最后浓缩提锂,使用老卤提锂,存在几个主要问题:(1)盐田摊晒周期较长,通常需要2年左右;(2)盐田摊晒过程中易发生夹带、渗漏等不可控情况,导致锂收率低;(3)卤水浓缩易受自然环境影响,处理成本高等。
原卤提锂即直接从盐湖原卤中分离里,对锂吸附剂和装置的要求更高,要求对镁、钾、钠等离子抗干扰能力强,对锂离子选择性更佳。蓝晓科技新型吸附剂、连续离子交换装置、多通转换阀系统搭配新型工艺,树脂利用率提高了20%以上,吸附效率提高40%以上,生产周期理论上可缩短至20余天水平,生产成本可降低30-50%。此外,五矿盐湖和西安蓝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也突破了原卤提锂技术,但从双方披露的收率数据来看,蓝晓科技收率更胜一筹,达到90%以上,五矿盐湖技术收率为70-85%。
四、水处理与超纯化板块:发力高端应用领域,对标国际龙头公司
(一)板块概况:高技术含量进一步拉升优势板块毛利率
蓝晓科技水处理和超纯化领域产品包括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床树脂、螯合树脂、均粒树脂、抛光树脂、核级树脂等,可用于硬水软化、纯水制备、超标水处理、超纯水处理、凝结水精制、核级水处理等领域,年该板块实现营收1.70亿元(-9.24%),占比28.7%;H1实现营收1.45亿元(+85%),占比36%。
公司于年开始研发喷射法均粒技术,于年7月实现量产,可用于超纯水、核电领域,树脂出水电阻率达到18.20MΩ·cm,满足ASTM出水指标,达到面板级要求。年中,公司与京东方体系展开合作,完成树脂性能测试、出水水质测试过程,开始提供面板生产用超纯水抛光树脂Monojet6U。年、Q1,蓝晓科技超纯水国内外合计营收分别为/万元,毛利率分别为51.6%/54.6%,年在该板块的营收占比4.8%。
(二)超纯水领域:技术突破+半导体、面板、核电高景气赛道打开市场空间
1、简介
超纯水中除含有水分子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杂质,去除水中的电解质,将悬浮物、微生物、微粒子、有机物、溶解气体等降至极低水平,以提高纯水电阻率。在温度为25℃时,超纯水的理论电阻率为18.25(M·cm)。超纯水主要用于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微电子工业、高精度线路板、光电器件、燃煤发电、制药等,对生产良率有重要影响,一旦微粒子、电阻率、TOC等任一指标不合要求,良率就会下降。
我国常用的电子级超纯水标准有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级水(GB/T.1-)》和美标《电子和半导体行业用超纯水标准指南》(ASTM-D-13),美国标准对指标要求更严格,由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制定,蓝晓科技生产的均粒树脂已达到该标准要求,可用于发光二极管和微电子领域。与国外品牌相比,质量相当,在高端应用领域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国产替代市场被打开。
2、市场规模和格局:
根据Verifiedmarkrtresearch数据,年全球超纯水市场规模为66.2亿美元,预计到年将达到.1亿美元,-年CAGR达到7.6%,其中半导体用超纯水占据主导市场,根据莱特莱德发布数据,超纯水按照用途细分为半导体、燃煤发电、平板显示器、制药、工业电力、燃气轮机,市场份额分别为47%/18%/10%/9%/8%。
(1)半导体用超纯水:Technavio预计全球半导体用电子级超纯水市场将在-年间复合年增长率达8%,年将增长至41.7亿美元。
在芯片制造过程中,超纯水作用主要为清洗、化学试剂制备等,清洗步骤在晶圆制造整体步骤中占比1/3,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转移至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国产化替代进程加快,需求迎来大爆发。年蓝晓科技率先突破超纯水制备技术后,超纯水国产替代市场被打开。根据Verifiedmarkrtresearch数据,单片8英寸硅晶圆需要升用水,其中大约有66%是超纯水,SEMI预计年中国及全球晶圆年产能将达到.8/万片(折合成8英寸晶圆),年将达.2/.6万片,假设单片所需*66%=升(4.95m3)超纯水耗量不变,我们预计年中国及全球超纯水年需求量将达到.09/.81百万立方米,根据孙惠国《电子级超纯水精制混床离子交换树脂生产工艺分析》资料,每升树脂可制备80-m超纯水,取中间数90m计算,年中国及全球离子交换树脂需求量为.36/.78立方米。蓝晓科技超纯水产品在该领域主要面向国产替代市场,打破国外厂商垄断。
(2)核级用超纯水:双碳目标下,“四代核电”技术突破,远期空间巨大
在“双碳”背景下,核电依靠清洁环保、高发电效率等优势有望快速发展,“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突破为市场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超纯水在核电站主要用于发电机内补给水、内冷水处理、反应堆冷却剂(一回路)的纯化和处理、二回路凝结水处理、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处理和废水处理。一回路为核蒸汽供应系统,俗称核岛部分,二回路为蒸汽和动力转换系统,俗称常规岛部分。
截至年7月,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为万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比例为2.3%,根据《“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刚要》,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万千瓦,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年度发展与展望()》数据,年我国运行、在建的核电装机分别为/万千瓦,合计1亿千万;年,运行、在建的核电装机合计达到2亿千瓦,5年翻1倍,10年翻2倍。截至年9月,核电站并网数量有51个,在建、计划新建、规划新建分别有18/37/个,未来有望按照每年6-8台机组速度建设。
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达到十万千瓦,发电量十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例为9.5%,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预测,高情境下,、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GWe,占总发电力装机容量比例为5.1%、5.2%;低情景下,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GWe,占总发电力装机容量比例为3.7%、2.7%。
核电、芯片、面板用高端超纯水行业生产企业凤毛麟角,具备生产技术和能力的企业主要为国外品牌,蓝晓科技公司公告显示,制备所用的核心材料被陶氏、朗盛、漂莱特等国际龙头垄断,市场占比为90%。
3、技术壁垒:
超纯水制备以自来水为原水进行净化,主要分为预处理、除盐水、纯化水和抛光混床4个阶段,其中初级混床和最后一级的抛光混床必须用到均粒树脂,抛光精制混床系统对制备超纯水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当前技术阶段而言,具有不可替代性。
(1)预处理系统:对原水进行粗加工,去除悬浮物、胶体、游离氯等氧化性物质、部分有机物等,通常采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处理方式。
(2)除盐水系统:是工艺的核心阶段,去除水中的离子,常用脱盐工艺包括反渗透法(RO)、离子交换法(IX)、电去离子法(EDI)、超滤法(UF)、电吸附法(EST)等,以上方法若独立使用,均难以达到电子级超纯水的要,因此通常要结合起来用,常用路径包括UF+RO+IX、UF+RO+EDI+PMIX等,均需用到离子交换树脂,才可保证出水水质达到18兆欧以上。
(3)纯化水系统:去除有机物,达到目标水质要求,常规自来水中的TOC约为1-3ppm,电子级超纯水要求为ppb级,通常采用反渗透法、电子离子法、超滤法等工艺,对反渗透膜和离子交换树脂的纯度要求很高。
(4)循环抛光精制混床系统:制备关键阶段,抛光树脂是核心。普通离子交换树脂为阴树脂或阳树脂,有效去除阴离子或阳离子,抛光混床树脂是把一定比例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均匀混合装在同一交换装置中,对各种离子进行交换、脱除,使用具有“一次性”,从而增强出水质量。电子级超纯水精制混床离子交换树脂要求具备极高强度、转型率、纯度、交换能力、粒度均匀性、化学稳定性等,难点在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密度和粒度控制。
电子级、核级超纯水要求离子交换树脂具备高均匀颗粒度,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为高斯分布树脂,而粒度分布均一的均粒树脂具有更加优异的动力学性能。均粒树脂是指白球采用均粒化制造技术而获得的窄粒径分布的离子交换树脂产品,窄粒径或均一粒径树脂相较于普通离子交换树脂,孔隙率更大,交换速度更快,交换容量更大,吸附效果更佳。较大的空隙可以有效降低压降,延长使用寿命,减少耗用量,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均粒树脂生产技术难点在于均粒聚合物白球的制备,目前国内除淄博东大外大都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将单体(如苯乙烯)和交联剂(如二乙烯苯)混合,在引发剂作用下于水相介质中60-95的范围内进行悬浮共聚,经过洗涤、干燥、筛分最终产出白球。该方法产出的白球大多呈高斯分布,会有粒度分布较宽、使用效率低、树脂易碎、物料消耗高等问题。蓝晓科技喷射法技术原理大致为,将油相和水相分别导入恒流槽,在一定速度、温度下,从微孔喷针中流出,利用油相和水相的速度差,将油相切割成均匀的油滴并悬浮在水相中,流动进入接收器中,经过固化、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粒度均匀的白球,优势在于白球大小可控,均一性高,收率达到95%以上,降低了成本。
喷射法一直是行业内的技术难题,长期被国外公司如陶氏、杜邦、三菱、漂莱特等垄断。国内企业中,淄博东大掌握喷射造粒技术,但树脂主要应用于色谱分离和凝结水的精制;浙江争光均粒树脂可用于超纯水,但蓝晓科技的树脂性能更优,根据浙江争光招股书显示,浙江争光均粒树脂的核心技术指标均一系数范围为1.1-1.15,蓝晓科技均一系数1.1,均一系数越接近于1,粒径一致性越高。(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三)水处理领域:高需求+低壁垒驱动板块营收快速增长
1、工业用水处理领域
年,中国工业用水总量为.2亿立方米,电力行业用水量最大,主要是用于发电厂补给水和凝结水精处理、循环水和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截至年7月,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共有22.72亿千瓦。
2、饮用水领域
饮用水领域是水处理板块业务保持80%增速的主要驱动力,消费升级背景下,“健康饮水”理念驱动净水器市场保持25%高速增长(-年CAGR),净水市场未来5年处于市场恢复期,增速上升有望带动离子交换树脂需求增长。在净水领域,离子换树脂主要可应用于净水器、软水机、净水壶等各种净水系统,用于去除过量硝酸盐、氟、钙离子、镁离子、铅铜重金属等杂质,软化水质。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年水家规模达到.2亿元,预计年达到.2亿元,其中净水器销售额占比最大为67%。年,中国净水器产销量分别为.3、.6万台,产销率达到%,国产净水器主要在内销,历年出口量占比较小,约为10-15%。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及出口受疫情影响下降至亿元,根据奥维云网数据,预计未来5年净水器市场将处于市场恢复期,且净水器换机率逐年提高,年产品销售额将达到亿元,未来5年CAGR为9%。
中国净水器市场尚处于成长早期阶段,普及率仅为10%,远远低于欧美日70%普及率,存在广阔市场空间。根据Alliedmarketresearch数据,年全球净水器市场规模为亿美元,预计到年提升至亿美元,中国占比仅为8%,蓝晓科技计划先进入国际市场,打出品牌知名度,等国内市场成熟后再主攻国内市场,目前已与怡口净水、碧然德、欧科菲等国际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五、公司优势:技术当先,一站式服务赢取大未来
(一)多元化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全球市场容量达亿元
蓝晓科技实施材料、应用工艺、系统集成、一体化服务的业务模式,产线管线多元化,应用领域及其广泛,依靠丰富的技术储备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有力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吸附分离材料可应用于水处理与超纯化、生物医药、金属资源、化工与工业催化、节能环保、食品与植物提取六大领域,根据公司调研披露数据,吸附材料在水处理与超纯化全球市场空间为亿元,在生物医药领域为亿元,在其他领域为亿元,各领域合计市场空间达到亿元水平。
公司产品全方面、差异化、创新性布局,第一可以避免与国内竞争企业产品同质化,避开价格战,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差异化和独特性可以提升公司在客户端的话语权;第二,与国外品牌相比,在产品性能可匹敌的前提下,公司一方面可以依靠创新性取得优势,如盐湖提锂,是国外树脂企业未介入的领域,蓝晓科技创新性提出“吸附+膜”法工艺,结合首创的阀阵式连续离交系统,牢牢占据国内盐湖提锂市场,并向国外市场拓展。另一方面,公司“树脂+装置+技术”一站式服务模式实现成功应用,如藏格锂业1万吨盐湖提锂吸附单元、锦泰吨整线+运营、中铝贵阳氧化铝母液提镓整线+运营、金丹乳酸纯化材料+设备项目等。
(二)高端市场领军企业,出色研发能力构筑深厚护城河
国内企业整体仍处于低端市场发展阶段,蓝晓科技凭借优异研发能力垄断高端市场,且注重专利技术申请和保护,加固技术壁垒。截至年6月30日,蓝晓科技拥有国内授权专利38项(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1项)、PCT授权专利5项,处于申请阶段的专利有46项。
对于研发型企业而言,技术和人才是核心,公司研发团队专业背景过硬。公司领导阶层和核心技术人员专业背景过硬,董事长高月静女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历,年至0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院留学从事改性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0年至年,在新加坡ESE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兼任南开大学特聘教授、西安市政府专家决策委员会委员;总经理寇晓康先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历,自年起进入西安电力树脂厂工作,曾担任技术员、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任全国行业权威期刊《离子交换与吸附》编委、南京大学产业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三秦人才。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比16%,本科及以上员工占比30%,研发支出占比在5-7%之间,
公司注重专业人才引进,团队中有多位行业专家,曾任职于国际龙头企业,行业经验丰富,如朗盛LPT业务前CEOJean-MarcVesselle,漂莱特前技术总监Dr.JoeLin等,有助于公司更深入地了解海外市场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公司实施两次股权激励,将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利益与公司深度绑定。年以21.1元/股价格授予包括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在内的83人95.75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1.2%,-年以12.5元/股价格授予高管、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内的人万股限制性股票。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