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器

一周概念股射频PA厂商去库存拉低代工产能

发布时间:2025/4/20 11:02:33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r6570re/

集微网消息,自年第四季度起,手机产业链进入库存调整阶段,下游从拉货到去库存,射频PA厂商也随之进入杀价出货阶段,而稳懋、宏捷科等上游砷化镓代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也一再下滑,降至冰点。即便如此,三安光电、立昂微、环宇等对于加大投资力度持续扩产的决心并没有发生变化。若等这些产能开出,而市场需求并未爆发,企业业绩亏损就会进一步拉大,行业洗牌也将悄然来袭。

与射频PA行业一样面临挑战的还有动力电池企业,所不同的是,动力电池企业并非行业进入下行周期,而是面对市场持续景气,开始了新一轮国际化布局。对于国内的头部企业而言,他们并不担心“内卷”,向外卷别人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才是他们担忧的事。

射频PA厂商去库存,拉低砷化镓代工产能利用率

华为手机业务在遭受美国制裁之后一落千丈,从而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其中高端旗舰机的市场缺口成为其他手机品牌厂商眼中的香饽饽,为了抢占这部分市场份额,纷纷加大力度投入到高端旗舰机的开发,并拉高零部件库存。当时,恐慌性的备货充斥在整个半导体行业中,业内人士曾表示,客户需求相对比较激进,并不理性。

然而自年第四季度起,手机产业链进入库存调整阶段,并一直延续至今。存储器、显示驱动IC、TDDI、CIS、射频芯片等应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芯片产品也齐齐进入去库存的阶段。其中,处于去库存状态的射频PA芯片市场显得更为残酷,有射频芯片从业者直言,寒冬已经来临,如果近几年公司不能顺利上市,就有可能被市场洗牌。

而此前基于对射频芯片市场的看好,近年来上游砷化镓代工市场掀起了建厂潮,包括稳懋、宏捷科、环宇、三安集成、海威华芯、立昂微在内的砷化镓代工厂纷纷加大资本支出新建产线,产能逐渐开出,市场却迅速遇冷,被迫进入了供过于求的状态。

以全球砷化镓代工龙头企业稳懋为例,受到中国手机库存调整影响,稳懋第1季营收55.97亿新台币(合计人民币12.78亿元),季减22%、年减7%,其稼动率也从年第4季的%下滑至70%,毛利率30.6%,为年第2季以来单季新低。

宏捷科方面情况更是不容乐观,第1季营收6.11亿元(合计人民币1.4亿元),季减49.88%、年减42.67%,创近11季低点,毛利率下滑至22.73%,税后纯益.7万元,季减77.51%、年减72.65%。

其他企业中,立昂微旗下的立昂东芯仍处于持续亏损阶段;常州承芯方面同样如此。三安集成方面,旗下同为射频芯片产品的滤波器业务,一季度仅实现销售收入0.16亿元也可见一斑。对此,三安光电解释称,受疫情影响,导致部分客户无法顺利完成验厂,发货受到影响。

时至今日,手机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仍在加剧,虽然国内手机品牌在高端手机补位失败后,转而加大力度投向中低端手机,但仅依靠中低端手机的销售,仍难以让市场回温。因此,PA厂商的库存调整还在继续,砷化镓代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也进一步下滑。

针对今年手机市场的景气度情况,业内多数厂商并不看好,宏捷科表示,上半年整体市况仍弱,估6、7月传统旺季后,下半年需求动能才可望回温。

在此情况下,稳懋和宏捷科纷纷延缓自身扩产节奏;不过,相对于台厂保守的扩产进度,三安光电、立昂微、环宇等对于加大投资力度持续扩产的决心并没有发生变化。

由于当前市场需求不佳,稳懋、宏捷科等具备成熟工艺制程的厂商已经释放的产能都无法被填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能利用率亦在持续下滑,若等上述产能开出,市场需求并未爆发,业绩亏损就会进一步拉大,行业洗牌也将悄然来袭。

国际化产业布局,本土电池厂将面对更大挑战

与射频PA企业因手机产业链下调库存导致行业进入杀价去库存阶段不同,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受益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已进入景气周期,同时,为应对未来市场发展需要,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开启了新一轮国际化布局。

目前原材料缺货的挑战,会随着化学体系创新、锂矿开发进度加快而解决;芯片目前受制于人的问题,也正在被国内芯片厂商突破。那么对于本土电池厂商而言,在未来最大的发展挑战是什么?

对于国内的头部企业而言,他们并不担心“内卷”,向外卷别人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才是他们担忧的事。产能的竞争对他们而言不是利空,因为单纯从成熟的产品产能扩充而言,大厂更有优势。

而真正的挑战在于国际化的产业布局,在境外“作战”,国内外法律法规体系差异、境外员工体系建设等相对陌生,因此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确定的问题最多是个难题,但不确定的才是真正挑战。宁德时代方面也表示,公司成长速度、组织能力与人员的国际化能力是最大的挑战。

对于国际化扩张布局,在远景动力执行董事、中国区总裁赵卫军看来,作为头部电池企业,海外业务销量要大于50%,而且在不同地区都要有一定的占比。他认为,“国内电池厂商在客户丰富程度还有很大的空间,对于头部企业而言,全球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支撑其观点的是他对未来全球电动车销量变化的预测。去年全球汽车行业,中国销量占了全球的32%;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的销量占了全球50%。随着全球电动车发展,未来海外的电动车销量较快增长,其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可能会下降到30%左右。

站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角度来看,“全球化的市场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我们要看到全球化的市场机遇。”赵卫军强调,国内企业的全球化部署在当下更急迫,要全球化需要满足当地的要求。欧美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本地化生产的要求日趋严格。欧洲方面,要求到年在欧洲交付产品价值链的60%要在欧盟实现;美国力推电池本地化战略,要求%电芯要在当地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车企的计划与欧盟严格的碳排放规定密切相关。根据Reg.(Eu)/,年平均排放绩效目标不变:乘用车的平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高于95克,而轻型商用车不得高于克。如果新车测试无法达标,每公里超出排放限额1g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意味着95欧元的罚款。

因此,本土电池国际化扩张,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90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