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 https://m.39.net/pf/a_5212066.html说到甘肃省博物馆,也许不那么熟悉,但是,说到黄河象和马踏飞燕,对于每一个八零后来说,却是相当熟悉的,而我曾经教过山村里的孩子们学习过着两篇课文,因此,对于黄河象和马踏飞燕还是很熟悉的。只是,没有想到它们在兰州。去年11月,我和女儿专门去甘肃省博物馆参观。当时,我所喜爱的兰州籍演员黄轩还只是甘肃省旅游形象大使,还不是国家宝藏铜奔马的守护人。一直以来,我们都将铜奔马说成马踏飞燕,就连语文课本上也是这样说的,直到去了兰州的甘肃博物馆,才知道,原来,它的名字叫铜奔马。而黄轩在《国家宝藏》第二季中,做为铜奔马的守护者,告诉观众他与铜奔马的情结则是每年坐火车回兰州,一到火车站就看到那座铜奔马的雕塑。可是,为什么我没有看到?我可是去了两次兰州啊。第一次去兰州,没有找到甘肃省博物馆,或者当时对博物馆还不是那么很感兴趣。而女儿非常喜欢逛博物馆,我们本来到宁夏,结果到了沙坡头后,女儿看到沙坡头离兰州不远,火车票也不贵,于是,买票专门去看甘肃博物馆。当时,我们坐火车从沙坡头到兰州后,已经中午了,在火车站边吃了兰州拉面,马上坐公交车到甘肃博物馆。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也是大西北著名的博物馆。兰州处于河西走廊,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是黄河穿过的唯一的城市,而且这里也是金戈铁马的,文化底蕴也很深厚。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拥有包括驰名中外的铜奔马在内的铜车马群及木车马,金银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天梯山石窟造像等重要藏品。这样一个综合性博物馆自然很有看头。一、黄河象我们进博物馆首先参观史前文物,包括各种古生物化石以及标本,人鱼相诀别,弹指一挥间,数十亿万年的历史仿佛从我们眼前掠过。还有黄河象骨架以及显示屏上的用数字展现的模拟情景,让我们想起读过的课文黄河象。据推测,在万年前,甘肃地区不像现在这样干燥,到处有河流和湖泊。群象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自由地奔跑,嬉戏,繁衍。有一天,一只剑齿象在河边饮水时,失足陷入泥潭之中,逐渐被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堆积的越来越厚,因而它的的骨骼得以完整地保存。二、合川马门溪龙都说要看恐龙得娶自贡,但在甘肃博物馆,有这样一个巨大的恐龙骨骼化石。这是在年于甘肃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发现的合川马门溪龙,身长22米,颈长9米,高近4米,体重活着的时候约40—50吨,生活时代为距今1.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蜥脚类恐龙化石,曾经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恐龙。而年8月26日在新疆奇台县发现的身长35米、颈长15米的马门溪龙刷新了兰州发现的合川马门溪龙记录,成为新的“亚洲第一龙”。但兰州的合川马门溪龙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蜥脚类恐龙。这些被复原的恐龙骨架高耸着,那依然高昂的头颅让人感觉到它灭绝之前的绝望与恐惧。我们参观完史前文物,立刻上二楼找马踏飞燕。也就是铜奔马。三、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铜奔马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被确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同样也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出土于武威市雷台汉墓,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组腾空、一足超越飞鸟的刹那瞬间。让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势。其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铜奔马出土时,马脸上还有粉、红、绿等颜色的彩绘,由于人为的原因,没有保留下来,也没有留下详细记录。不过,对于铜奔马还是在看《国家宝藏》第二季中,黄轩演绎的铜奔马前世传奇让我感动。黄轩饰演的是汉武帝时期张掖县长,当年,汉羌之战打了百年,牺牲不少将士,为了战争胜利,黄轩饰演的张掖县长散尽家产,购买宝马,怕连累妻子,一纸休书休妻。当他买下五十匹天马后,遇到一老一少硬要当兵,一位不足十岁,一位八十开外,但保家卫国之心不死,张掖县长只好收下他们。而他的妻子撕碎休书,坚决等待丈夫凯旋。九年后,丈夫带着小兵终于回归,汉羌之战胜利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最后融进这铜奔马的雕塑中,铜奔马展示出汉代以及后来所有卫国者的报国志向,也凝聚着中国人的强军之梦。四、铜车马仪仗俑队铜车马仪仗俑队同样出土于武威市雷台汉墓。如果说铜奔马是马中将军,那么铜车马仪仗俑队则是它的卫士。铜车马仪仗俑队的主车舆车通长36厘米,马高40厘米,奴婢俑高19.5-24厘米。铜车马出行仪仗,由38匹铜马、1头铜牛、一辆斧车、4辆轺车、3辆辇车、2辆小车、3辆大车、1辆牛车、17个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这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气势宏大,铸造精湛,显示出汉代的仪仗队的威武和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五、彩绘木独角兽彩绘木独角兽,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高35厘米,长93.7厘米。分体制作身、角、尾、足,再粘合而成,通体用红、黑彩绘,一侧涂白色。此兽做前行冲刺的动作。身体造型厚实,头、角、颈、背、尾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四肢动作变化生动,具威猛的气势。六、涡纹彩陶瓮陶,这是中国远古时期先民们祭祀和生活的用品,一抔黄土在先民的手中经过揉搓、捏挤、按压、经过烈火烧制成为各种器皿,成为瓶罐盘碗。而在甘肃博物馆展出的涡纹彩陶瓮却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有着黄河的底色。仅仅土黄与深褐色就让陶有了艺术品位,审美情趣。这些涡纹彩陶瓮具有鲜明的马家窑文化特色,瑰丽大方的图案与魁伟丰满的器形相结合,表现出雍容华贵的气度,而且从翁顶看下去和正面看不一样,将图案展开,却见黄河波涛奔腾不息,因为图案印在翁的一周,更有轮回的感觉。七、人头形器口彩陶瓶这是目前已经出土的仰韶文化早期的人头雕塑中,最为精彩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它的前世传奇是一段感人的生死情,一对兄妹,哥哥是一位彩陶雕塑匠,妹妹病入膏肓,为了留住妹妹的灵魂,年轻的匠人在巫师的指点下,割下妹妹的一撮头发,雕塑成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吴磊演绎的年轻匠人对妹妹的疼爱与不舍让人流泪。这件年出土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她就像一位端庄、典雅、古朴、大方的少女,体现出远古时期先民生活的安居和对生与死的思考。而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更加体现远古先民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人头与葫芦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趣生动,是大地湾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品,也是我国史前时期集彩陶、雕塑、造型于一身的杰出艺术品。在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上千件陶器中,塑有人像的彩陶瓶仅此一件,该器物也许和原始宗教祖先崇拜有关,或是母系氏族崇拜的“祖先神”。在甘肃省博物馆走马观花,但却如同走进大西北历史一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