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去除器 >> 去除器前景 >> 清除身中污浊之气,心中的污秽杂念
提起斋戒,人们多理解成为吃素,并会把持斋与宗教修行联系起来。实际上,这既是对斋戒一词的误解,同时也是对宗教修持的误读。斋戒,理应分为两个词意去解释。
“斋”一方面指素食,另一方面则以此为延伸,意指清身洁心的过程。
诸佛菩萨都是清静道炁所化,下界俗人虔诚礼拜以图感格,先当清除自己身中的污浊之气和心中的污秽杂念,唯有以明洁之身心才能与清静之道体相合而感。所以道人们在举行道场法会时,不论何门何派,均有饮食上的禁戒。
戒,是在“斋”的思想上具化而成的某些条例,如初真五戒要求奉道者在生活中严格遵守“杀盗淫妄酒”这五种戒条。戒律与持斋的思想出于同源,本质上仍然是对清静修真的表达。
众生秉天地阴阳二气而生,各人体内清浊之气又相混为一,因受清气指引而一心向善且无为自然,因受浊气染着而时染沉珂,修行最先要实现的一层境界即是要抑制体内浊气的影响,使世人不再沉迷于五音苦爽,从而反省自身清静道体的妙处。但因为各人根器不同,便很难要求所有人都能禁得住外界的诱惑与自身的欲求,所以因势而生出诸多戒条,以某种外在的训诫为人们的心念与行为增强了引导意义。
斋戒虽然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本是对信仰之真与清静之心的表达,因此,对可以行持斋戒的修行者理应给予无上尊崇之心。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得明白一点,斋戒乃是在表达信仰,并不能代表信仰的全部。若是片面强调唯有行持斋戒才是正信正行,则又是把大道之教狭隘化了。
?斋戒修真法,既是下品人等通达大道的捷径,又是上品得道之士自然生发的悟道表现,此两者乃是不同之相,万万不能够颠倒对待。若你我凡俗等众一味强调“酒肉穿肠过”的洒脱,很可能就会在物质欲求中不断沉沦;假若早已经明证有无之玄妙,其是否持斋便都是自然情态的表达,并不会因为吃喝了某物而触动了心中的静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