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去除器 >> 去除器介绍 >> 一条鱼34斤,杀完之后剩22斤,鱼鳞
鱼是我们最常见的肉食来源之一,大多数的小伙伴去市场上买鱼,为了方便回家下锅,通常会让鱼贩将鱼杀了,然后去掉鱼鳃、内脏和鱼鳞,这样拿回家后简单的一清洗,改一下刀就可以下锅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把处理好的鱼带回家再称一下呢?你大概会吓一跳,比如一条鱼三斤四两,让鱼贩杀完后竟然剩下了二斤二两,难道内脏、鱼鳃、鱼鳞这么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那么,这其中藏着一些什么玄机呢?该如何避免这种坑人的事情发生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笔者家附近就有一个农贸市场,之前买鱼都是去一家,有一次爸爸给我打电话说要一条活鱼,我去市场后那家我经常光顾的水产店没有开门,于是我就去了另一家。我挑了一条比较大的草鲤鱼,上称一称6斤4两,然后鱼贩也没有问,直接拿着棒子对着鱼头就敲了一下,接着就开始去鱼鳞,我赶紧叫停,说要活鱼。没想到这个鱼贩直接把鱼扔进了装鱼的水箱里,说是不卖了。
我当时很生气,鱼贩接着说:我们这里鱼不杀不卖,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卖鱼还有这种卖法。之后,我给经常去的那家水产店的老板打了个电话,他表示半小时内就回来。等到老板回来,我问他为什么市场上有些水产店不卖活鱼,他微微一笑说了句:你从我这买一条活鱼,然后从他那买一条处理好的鱼,拿回家一称你就明白了。
结果却是如水产店老板所言,两条同样是5斤半的鱼,从我经常买的这一家拿回去的鱼上称是5斤4两,从另一家买的那条鱼(处理完后),竟然只有3斤9两,不足4斤,也就是说去除了内脏、鱼鳞和鱼鳃后,鱼的体重整整的减轻了一斤六两。
为了弄清楚这些去除的东西是否如此的重,我将这一条同等重量的鱼杀完后,把内脏、鱼鳞和鱼鳃上称称了一下发现只有1斤1两,显然有半斤的鱼不知道去哪了。
从草鲤的数据看,通常宰杀后5.5斤的鱼,会剩下4.4斤左右,损耗率约20%,而我们从鱼贩那买回来后,损耗率竟然达到了30%以上。
那么,这超过10%的损耗率是怎么出现的呢?通过这次买鱼,我找到了三个方面:
01袋子。我买这两条鱼时,在称重时两家有一个区别,第一家帮我宰杀的是直接从鱼箱里捞出来,然后按到案板上一棒子敲晕,最后直接称重。而第二家就不同了,它是捞出鱼来,直接放到一个黑袋子,系上口,然后放到称上称重。这个袋子通常是黑色的,厚度比常见的塑料袋至少要厚两倍,所以,把厚袋子当鱼称,是损耗的一小部分。
02水。当然黑袋子毕竟是塑料袋,它的重量只占一小部分,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水。那么,水是怎么来的呢?通过对比两家称重的方法,我发现水来自于两个部分:一个鱼身上本身带的水会被直接装进袋子里一起称重(第一个是先放到案板上敲晕);一个是鱼贩在拿袋子时手上沾满水,这些水自然会贴到塑料袋上。别小看这些水,如果你拿回家后把鱼拿出来,单称袋子,你会发现袋子一共得有2两左右的重量(袋子和水的总重)。
03压称。压称也就是调称,这是许多黑心商贩提高自己利润的方法之一,由于第二家帮我把鱼收拾好了,所以我已经没法称鱼生前的重量了,但是,就从他听我说不用杀,就把鱼放了回去,我严重的怀疑他调了称。当然,鱼有大有小,遇到大鱼时调个半斤,可能人都看不出来,但是遇到小鱼,就很明显了,所以我认为调称的人最多也就调个2-3两。
买鱼如何避坑?
知道了他们坑人的方法,就能很好地去应对了,首先,我们去买鱼的地方不可能只有一家卖鱼的,所以多逛几家,买的人比较多的,通常做生意更实在。其次,可以问一下鱼贩可以只买活鱼吗?回答可以的,基本上问题不大。第三,在称重时,拒绝用塑料袋,理由很简单能敲晕称重,不需要塑料袋。
最后有个比较好但是大多数人不太好意思的做法,自己拿个小称,这样就没有鱼贩敢坑你了。
写在最后
在市场上,大多数的商贩还是比较靠谱的,但是也难免会遇到坑人的商贩,就拿买鱼来说,一条5斤左右的鱼,让些不良商贩坑个半斤去还是很正常的,所以,对于这种行为,我们要坚决的抵制。至于避坑的方法就是通过问是否能要活鱼、称重时能不能只称鱼等方式,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买的是怀孕的雌鱼,而你又没要鱼卵,此时的损耗可能会达到30%。